“小電鍍”一天被關掉數家 為何仍屢禁不止
深圳表面處理網:“河北廊坊關停55家黑電鍍廠”、“東莞36家電鍍企業已搬遷或關閉”,類似的新聞標題常見諸于互聯網及各類報刊雜志,然而被關掉的“小電鍍”數量卻遠遠抵不上其死灰復燃的速度, 事實上,由于“小電鍍”設備簡陋、工藝落后,生產用水嚴重浪費,嚴重污染周圍環境等,環保部門一直對其采取高壓政策,然效果并不明顯,究其背后原因,恐怕還是被利益所操控。
電鍍廢水貽害無窮
“電鍍污染,最可怕的是廢水,因為廢水中含有一些重金屬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如沒有按要求進行有效治理,直接排到水體、土壤中,就會污染環境。經過環保部門多年整頓,一些“小電鍍”開始向城鄉結合部、城市郊區轉移。這些非法企業生產地點分散、隱蔽,不少生產點甚至藏在居民區中,不易查處,且打擊取締后往往很快恢復生產。
“小電鍍”東躲西藏
雖然執法部門大致掌握了“小電鍍”的分布規律,但由于其采取各種方式逃避打擊,查處成了執法部門最大的困難。目前,執法部門獲得的線索,多由受到沖擊的正規電鍍企業提供。一些“小電鍍”的門前沒有懸掛任何牌匾,大門緊閉,甚至有一些“小電鍍”隱藏在山頂上,不易被發現。
正規軍節節敗退
電鍍行業中投入最大的是污水處理系統,大概占整個投入的75%。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正規電鍍企業的利潤率可以保持在13%左右,且市場波動很小。而“小電鍍”不上污水處理設備,不辦理任何手續,利潤率可以達到30%以上。此外,黑電鍍廠對啟動資金的需求不大,有塊場地,有一套簡單的電解設備,修一個電解槽,再花個千八百元買點原料,全部下來投資幾千元就可以投產了。至于廢水的危害,黑心的廠主才不會考慮。環保局來檢查,廠主可以拔腿就走,損失不過一兩千元,換個地方還可以再干。
成本較低、利潤穩定、風險較小,再利用低價沖擊市場,黑電鍍廠這些“明顯優勢”給正規廠家造成了不小的沖擊。此外,為了牟利,黑電鍍廠與政府執法部門大玩貓捉老鼠游戲,結果往往是“貓”累得氣喘吁吁,“老鼠”卻邊打游擊邊賺錢。
● 本文《“小電鍍”一天被關掉數家 為何仍屢禁不止》來自合航集團官網,歡迎轉載.● 鏈接地址:http://www.inzonline.comhttp://www.inzonline.com/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