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縣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鏈條借勢而起
電鍍廠資訊:鐵嶺縣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集群建成不到6年時間年產值已超百億,成為省政府重點培育的產業集群之一。集群內的24家企業幾乎涵蓋有色金屬加工上下游的各個環節,完整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群快速發展。
眼光卓越借勢而起
在沈鐵工業走廊的最南端,已經形成了一個占地面積17平方公里的鐵嶺縣懿路工業園區,有色金屬加工的24家企業就在這里吹響了“集結號”。與坐擁豐富資源而形成產業集群不同,這個產業集群的形成是借勢而起的。
“最開始我們這里只有兩三家銅加工企業,縣領導‘走基層’,卻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鐵嶺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春霖表示,彼時銅作為原材料的采購價格還很低,但是加工之后變成電解銅等產品時價格上來好幾倍。“用最少的地、最小的投入,卻能最快的實現經濟效益,這樣的好項目一旦發現就要全力上馬,所以,全縣上下極力吸引有色金屬加工企業進駐。就這樣,借助園區原有的大型銅加工企業和勢頭正勁的金屬加工行業的‘東風’,這里的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集群建立起來了。”
留住企業服務為先
驅車沿102國道行駛,在有沈鐵工業走廊“橋頭堡”之稱的懿路工業園區里,可以看到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景象,干凈、筆直的大道上不時有貨車駛過。維護這樣的環境卻不需要入駐企業掏一分錢。鐵嶺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園區免除企業的物業費、清潔費,自己雇人來維護,每天都要打掃兩三遍,讓入駐企業享受最好的環境。”
走進園區管委會的綜合辦公樓,除了一些常規的政府辦公室之外,還有一些掛著諸如金飛馬油漆、永安鋁鎂等標牌的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為了方便一些還沒建好辦公樓或者有事情要在園區辦的企業,管委會特設一些房間免費給企業使用,還提供住宿和餐飲,就是想讓企業在這里有“家”的感覺。針對園區重點項目,管委會還推行專人派駐,打造出提前介入、上門服務、后續反饋的完整服務鏈條。園區還對收費項目逐項核實核準,不該收的費用堅決清理,能減免的費用全部按照最低線收取,工商、城建、消防、稅務、土地、環保等二十余個部門承諾對落戶企業辦理各種手續全部實行最低收費,同時給予“辦事優先權”,再加上降低地價、減免稅收、提供研發扶持資金等多項優惠政策讓注重成本的企業管理者們堅定了在鐵嶺縣投資興業的決心。
科學發展產業鏈日趨完善
企業招來了,如何才能快速形成產業鏈條、推進園區企業之間的合作呢?鐵嶺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特別成立了一個上下游企業聯絡辦公室,通過定期舉辦座談會、聯席會等方式,邀請企業家一起交流,加速集群內企業的融合。億科公司是2008年落戶園區的,主要生產無氧銅桿、低氧銅桿、光亮桿等產品,客戶遍及全國,而億科銅業生產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電解銅,身處集群內部,不出園區就可以從嘉旭銅業、新鑫銅業等企業采購原料,生產完畢還可以賣給同在園區內的中利科技等電纜企業,每年節省運輸成本20多萬元。而且由于一落地就跟這些企業毗鄰,經常見面,感情深厚,所以企業之間抱團兒發展,互幫互助,實現共贏,即使面對經濟危機也能轉危為安,依靠成本和規模發展的優勢實現“逆勢上揚”。
中利科技集團(遼寧)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利科技集團為了更好的服務于我國電線電纜市場而建立的東北大型中高壓電力電纜、阻燃耐火軟電纜生產基地。它幾乎為集群內所有企業都提供過電纜,也是產業鏈的受益者。今年以來,企業已經接到了5億元的訂單,預計全年銷售收入將同比增長2億元。公司總經理辦公室經理馬欣說,供應商和買方離我們越近,企業調貨和供應的速度就越快,時間成本也大大降低,而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所以身處產業集群,受益頗多?,F在,企業的二期工程也將投產,中利集團在鐵嶺發展決心很大。
目前,金科銅業、精工電纜、誠大電機等有色金屬加工企業都已入駐園區,鐵嶺縣有色金屬產業集群已經實現了上到陽極銅板下到電線電纜、電器設備的完整產業鏈,企業間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技術、資源實現共享,還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形成規模效應,集群化發展的優勢正在使身處危機中的企業逐步擺脫經濟下行壓力,繼續做大做強。
● 本文《鐵嶺縣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鏈條借勢而起》來自合航集團官網,歡迎轉載.● 鏈接地址:http://www.inzonline.comhttp://www.inzonline.com/tlysjsx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