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嚴查重金屬 關停10家蓄電池電鍍企業
深圳表面處理網:近年來,重金屬污染引發的環境事件層出不窮,如何才能有效預防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日前,江蘇省公布了《江蘇省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2012年度實施方案》的落實。
淘汰落后工藝嚴格涉重準入
落后的生產工藝是造成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原因。為此,江蘇省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涉重企業的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嚴格按照達標排放和安全防護距離要求,實施準入、淘汰和退出機制。對重點區域內列入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淘汰類產品限期淘汰;對引入生產限制類和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目錄的產品企業,以及因土地、規劃調整后不符合新規劃要求的涉重企業,采取措施,鼓勵其加快退出市場,并制定了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目標,嚴禁淘汰的落后涉重產能向其他地區轉移。
據統計,2012年度,共有63家企業淘汰鉛蓄電池生產能力500多萬千伏安時,兩家企業淘汰鉛冶煉生產能力3萬噸,兩家企業淘汰皮革生產能力70萬張,超額完成了2012年國家淘汰落后產能計劃的任務目標。國家重金屬重點區域內共關停淘汰10家涉重金屬企業,包括鉛蓄電池、電鍍等行業。
此外,在嚴格涉重金屬企業環境準入方面,江蘇省要求重點區域內禁止新建、改建、擴建增加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項目。制定更嚴格的重金屬重點行業環保準入條件;堅持新建、擴建項目重金屬污染物排放“減量置換”的原則。未完成重點重金屬排放量削減任務的地區,一律停止審批產生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
2011年~2012年,江蘇省審批的涉重金屬項目數量大幅度減少,主要重金屬產品產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2007年江蘇省污染普查數據顯示,再生鉛產品產量為14萬噸,2012年產量減少到10萬噸。
推進企業入園提高監測能力
2012年以來,江蘇各地按照環境保護部的統一部署,積極組織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專項行動,充分利用取締關閉、停產整治、限期治理等強力手段,有效消除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涉重企業的環境安全隱患,實現涉重企業重金屬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全省共出動環境執法人員6574人(次),檢查涉重金屬企業957家。
目前,江蘇省產生和排放重金屬的企業已全部納入省控重點污染源管理,逐步建立涉重金屬企業環境管理動態檔案,將企業生產、日常環境管理、清潔生產、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在線監控安裝及聯網情況、監測數據、污染事故、環境應急預案、環境執法等情況逐步列入數據庫,實施動態管理。
同時,江蘇省強化企業重金屬污染物排放自測行為,企業可自行開展或委托第三方監測機構承擔監測職責,建立日監測月報告制度,定期發布年度環境報告書,并在企業網站公布。涉重企業按照有關要求編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建立專門環境管理機構和環境監督員制度,制定、完善環境管理規章并納入企業日常管理,健全重金屬污染物產生、處理、排放管理臺賬,建立從生產一線的原始記錄、月臺賬、年報表的三級記錄制度,規范涉重金屬危險廢物的安全處置。
為推進涉重企業入園進區進程,江蘇省專門制定了重金屬專業生產片區設立條件和報批程序。同時,落實涉及重金屬的鉛酸蓄電池、電鍍、冶煉、化工類項目不得在專業生產片區外新建和擴建的總體要求,對區外現有項目凡位置不當、防護距離不足或有其他群眾反映強烈問題的,在全面排查的基礎上制定分批關閉或搬遷計劃。
此外,江蘇省還在加大重金屬監測能力建設方面下功夫。根據調查,江蘇省重金屬重點區域共需要11類重點儀器、16類輔助儀器共600多臺(套),初步測算共需資金3500多萬元。目前,江蘇省各地監測部門均購置了重金屬污染物監測必備的裝備和儀器,基本具備相應監測能力。